煤炭板块周期底部确认,多因素共振供需逆转
国泰海通最新研报指出,煤炭板块周期底部已在2025年第二季度确认,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逆转。
国泰海通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,煤炭板块周期底部已经在2025年第二季度确认,行业供需格局显现逆转拐点,下行风险充分释放。
自9月15日启动上涨以来,煤价已超过770元/吨,呈现超预期上涨态势。
研报认为,这一现象由多重因素利好共同推动,从长期逻辑来看,5月份以来煤炭行业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逆转,煤炭价格中期向上的大趋势不会改变。
01 行业拐点:周期底部确认
国泰海通研报明确表示,煤炭板块周期底部已经在2025年第二季度确认,供需格局出现了逆转拐点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行调整,行业下行风险已充分释放,为后续复苏奠定了基础。
这一判断来源于对供需两端数据的全面分析,包括供给端的明显收缩和需求端的持续回升。
煤炭板块正处于周期转换的关键时点,未来中期向上的大趋势已经确立。
02 价格动态:短期超预期上涨
煤价自9月15日启动上涨,截至10月下旬已突破770元/吨,呈现超预期上涨态势。
这一轮价格上涨由多重因素共同推动,包括供给收缩、需求回升以及季节性因素等。
从短期视角判断,当前煤价已接近短期高点,后续进入冬季后,煤价或出现小幅回落,但回落空间整体有限。
冬季煤价的具体走势,仍需持续跟踪今年冬季的天气状况,天气强度将对短期价格波动产生直接影响。
03 供给分析:政策驱动收缩
供给端成为本轮供需格局转变的重要推动力。
随着7月国家能源局插手煤炭“反内卷”,7-9月煤炭全国产量分别为3.8亿、3.9亿、4.1亿吨,同比连续下滑。
展望全年产量,预计Q4受“查超产”影响全国产量预计小幅环比下降。
预计后续10-12月产量预计维持3.9-4亿吨单月,全年产量47.5亿吨左右,同比下降3000-5000万吨。
反内卷影响下的煤炭供给,收缩幅度在全行业领跑,为煤价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04 需求端:复苏迹象明显
需求端表现同样强劲,8-9月全社会用电总量累计增长已经回升至4.6%,相较Q1的仅2.5%增长快速大幅回升。
预计全年增速回升至5%以上,显示电力需求稳步复苏。
而进入正常的需求淡季9-10月,需求的超预期已经显现。
10月长假过后,华东区域依然维持高位,导致日耗已经是过去5年同期的最高水平,同时库存也较23-24年同期更低。
这种“淡季不淡”的现象进一步验证了需求端的韧性。
05 细分市场:动力煤与焦煤齐头并进
动力煤市场表现强劲,截至2025年10月24日,北方黄骅港Q5500平仓价778元/吨,较前一周上涨28元/吨,涨幅达4.7%。
从供给看,国内稳定,进口继续缩量,预计全年国内加进口总供给基本维持稳定下滑。
需求端淡季不淡需求大幅度改善,Q3盈利有望迎来反弹。
焦煤市场同样表现不俗,截至2025年10月24日,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(山西产)1740元/吨,较前一周上涨3%。
上周日均铁水产量环比微降,但需求端有望淡季不淡。
06 机构视角:周期与红利双重属性
多家机构对煤炭板块持乐观态度。
信达证券认为,煤炭供给瓶颈约束有望持续至“十五五”,仍需新规划建设一批优质产能以保障我国中长期能源煤炭需求。
当前,煤炭板块仍属高业绩、高现金、高分红资产,行业仍具高景气、长周期、高壁垒特征。
开源证券指出,煤炭股具备双逻辑:一是周期弹性,当前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,为反弹提供了空间。
二是稳健红利,多数煤企依然保持了高分红的意愿。
07 风险提示:多重因素需关注
行业也面临一些风险因素,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、进口煤大规模进入以及供给超预期等。
如果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,将导致工业用电及煤炭需求回落,削弱煤炭价格上行动力。
进口煤因素亦需要密切关注,如果进口煤量大幅增加,将对国内煤炭市场形成压力,制约价格上涨。
供给端超预期释放也可能抑制价格涨幅,若政策调整放松,煤炭产量反弹,可能导致供给超出预期。
煤炭行业的根本性转变已经到来。随着供需格局的逆转,煤炭板块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。
机构认为,煤炭板块同时具备周期弹性与稳健红利的双重属性,在当前位置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。
随着冬季用煤高峰的来临和宏观经济底部向好,煤炭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