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3日傍晚,北京房山、丰台等6区出现冰雹,部分地区冰雹最大直径高达2厘米左右,同期较为罕见。北京这场冰雹强度罕见,主要有以下原因:不稳定的大气条件:今年副热带高压南下时间比往年偏晚,使得华北平原地区低层暖湿条件特别好,水汽充沛。而9月13日高空又受到冷空气影响,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,即高空干冷,低层暖湿。对流云团进入这种不稳定层结后,有利于其强度增强,进而产生强对流天气。超级单体风暴的形成:13日18时之后,对流云团在自西向东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强,从山区移到平原地区后明显增强,形成了超级单体风暴。这种超级单体风暴是非常强的对流云团,一般出现后都会伴随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。高空槽过境及冷空气侵入:当晚高空槽过境,动力抬升作用强,同时冷槽导致对流层中层有干冷空气侵入,进一步增强了对流。这使得冰雹可以在云中停留更长时间,部分还会在下落过程中相互碰撞粘连,从而导致冰雹落地时尺寸比较大。适宜的大气层结温度条件:从9月上旬以来,北京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低层有暖湿气流存在,加上13日上空有冷空气影响,形成上冷下暖、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构。从当天的大气层结温度条件来看,比较适宜强对流云团内部的冰雹粒子增长,不断长大,然后降落到地面,形成明显的冰雹天气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