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经济正成为提振消费、增强城市活力的强劲新引擎。各地通过创新供给、优化场景、融合文化等方式,全方位释放夜间消费活力,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成效:文化赋能,打造沉浸式夜间文旅新地标:各地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结合。如吉林长春的新民大街,通过改造升级,变为步行街,成为集街头音乐会、非遗展示、老字号美食于一体的文化消费目的地。甘肃兰州的夜游黄河项目也十分火爆,日均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,游客可在黄河岸边品茶香、欣赏非遗展示。业态融合,构建多元联动消费新生态:夜间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多业态融合。广东全省联动开展“精彩夜市、风味夜食、品质夜购”等六大主题消费活动超200场,广州首批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成为夜间经济高地,天河路商圈夜间消费额占全天近六成。甘肃定西打造“夜韵、夜演、夜泉”三大场景,庆阳市环县将夜市与4A级景区环州故城联动,日均客流突破万人次。发放消费券,激发消费热情:吉林长春通过发放数万张消费券叠加企业优惠,有效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。以淘宝闪购为代表的平台发放消费券,也有效增加了餐饮等刚性需求的消费频次,超过64万家门店在7月以来的周末夜订单取得翻倍增长。创新模式,拓展消费场景:短视频平台通过“线下搭台+线上直播”的模式,激活景区夜经济。如河北唐山迁安天元谷景区的泡泡龙大舞台,通过直播吸引大量线上观众,让景区夜游客流量增加一倍以上,还带动了周边餐饮、住宿等产业发展。政策支持,优化营商环境:广州市在羊城夜市先行区内首创“活动审批一次性许可”机制,将千人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80%,千人以下活动实行季度备案制,同时允许商家按年度固定区域外摆,无需重复申请。甘肃环县通过“划行规市”策略,规划流动摊贩入驻区域,改善夜市环境,吸引客流。
|
|